为什么学习需要交费?
我们在举办各种公益课程的过程中,
能看到一些学员最开始对课程还很感兴趣,
但是一涉及到收费就退缩了。
关于收费的问题,
大家会有很多的议论,
以下故事仅供大家在讨论学费问题时
作为参考:
1、孔子与束脩之礼
孔子周游列国,传播他的思想,回国后,决定举办私学。有很多人都跑来求学,但孔子却大门紧闭。弟子问孔子:您说要开放您的思想,有教无类。结果大家都跑来了,您却让人家吃闭门羹,这是为何?
孔子说:你看看那些家伙手里有什么?弟子回答:什么都没有。
孔子说:我周游列国,受尽艰难困苦,才修得了思想,他们两手空空地来,这样对吗?
弟子明白了:您的思想不是免费的。
孔子说:当然。要想来学可以,十条腊肉。
群众们哄闹起来,听孔老二讲话还要拿腊肉,这人真是太自私了。
结果拿腊肉来听课的人很少,孔子的弟子很焦急,对孔子说:咱们还是别收腊肉了,太影响生源。生源少,不利您的思想传播。
孔子说:学习一种思想,连腊肉都不拿的人,你指望这种人会传播我的思想?
【论语原文7-7】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集注中解释:脩,脯也,十脡为束。脯就是干肉,脡就是条状的干肉。用现代文解释,就是:只要有人自行送给我十条干肉,我就没有不教他的。)
朱熹在《论语集注》说的很透彻:“古者相见,必执贽以为礼,束脩其至薄者。盖人之有生,同具此理,故圣人之于人,无不欲其入于善。但不知来学,则无往教之礼,故苟以礼来,则无不有以教之也。”
意思说孔子收这点学费,是很薄的礼。
2、马一浮与往教
1917年,蔡元培出任北大校长,想邀请马一浮前往北大任教。马一浮用八个字谢绝了蔡元培的盛情:“古闻来学,未闻往教。”
马一浮这样回复有其他原因,但是,“古闻来学,未闻往教”也说出了这样一个道理:
知识是尊贵的,不需要打折出售,更不必送货上门!好货只卖给那些识货的人,不识货的人,卖给他,也是白瞎了那好货!
所谓“来学”,是说学生主动登门“求教”;所谓“往教”,是说老师主动上门“送教”。按照中国的传统,“有来学无往教”,这里可能有所谓“师道尊严”倾向,或者和现代“服务”理念相抵牾,但它的精神内核是个“敬”字。敬老师,敬知识,敬课业,它强调的是学生对知识渴望,是积极主动地向老师“求教”,而不是消极被动地由老师向你“求学”。
“往教”多了,这个老师固然值得被人敬佩,但也会扼杀学生求知欲望。因为你过分“勤快”,学生就会养成依赖的习惯:
你不教,我不学;你不催,我不做;你不提问,我不思考;你不考试,我不读书。没有了求学渴望,也就失去了学习的乐趣,学习的动机也就熄火,学习的效率也就低落。
这就是“有往教而无来学”的恶果,勤教而惰学,学习的主体意识没有唤醒,一切的努力皆是枉然,枉了教育之道,也枉了学子之心。
3、王阳明与收学费
1509年,王阳明奉命到庐陵担任知县。路过湖南沅陵时,龙兴讲寺大当家的对王阳明说:这地方很少有人来,香火不旺,想请您在这里讲心学,提高下人气,旺一旺香火,这也算是礼佛了。
王阳明说:可以啊,你召集人吧。
寺庙大当家的乐不可支地跑了出去,稍后,就来了一批人,在院子里叽叽喳喳,吵得王阳明耳鸣不已。寺庙大当家的心花怒放,对王阳明说:您瞧您的影响力啊,能和佛祖比肩,随便一招呼,就来了这么多人。
王阳明说:收费。什么?王阳明重复了一边:收费。费用一收,人跑了十分之九。
有人背后吐口水,原本是来听听热闹的,想不到还收费,可见这王守仁不咋地,骗子。
王阳明对寺庙大当家的说:你瞧,我的影响力瞬间不见。寺庙大当家的有些恼火:王圣人,你这不对。你应该有普度众生的心,免费讲课,传播你的心学。
王阳明说:真有心来听心学,不会在乎那一点学费。在乎那点学费的人,根本不会真的用心听心学。
4、免费与付费
思想从来不是免费的,凡是免费的要么别有用心,要么纯粹的垃圾。
无论任何一个时代,都应该为思想者的思想付钱,就跟购物和饮食需要付钱一样。因为当思想者在苦苦求索的时候,我们正在享乐。当我需要吸取精神营养的时候,应该有道义让思想者有能力享乐。
不管你信不信,敢于接受新鲜事物的人,才能收获大笔财富!
为什么说有钱的人越来越有钱?
第一:敢于接受新鲜事物;
第二:遇到一个机会,就去学习研究;
第三:他们把握机遇,当机立断;
第四:他们敢于大胆投资……
为什么说没钱的人越来越穷?
第一:不敢接受新事物,总以为会上当受骗;
第二:投资不大还整天提心吊胆,自己不学习还怕被洗脑;
第三:喜欢道听途说,没有自己的主见,机会死在别人的嘴里;
第四:喜欢观望,用自己的时间来见证别人的成功;
第五:喜欢“等”,等我有钱、等我有时间、等我问清楚、等我跟家人商量一下、等你做起来……等来等去失去了机会,丢了时间,这才是人生最悲哀的选择!
自至圣孔子开收费教育之始,
此后的两千五百多年来,
所有书院
无不严格执行着收费教育的制度。
直至近代以来的西式大专院校,
同样需要缴纳学费后,
才有资格接受教育。
收取学费,
并不是要给求学者制造障碍,
而是要证明,
求学者想取得成功的一个渴望程度!
也是检验我们下定决心
去成功的态度!
更是最直接的衡量我们
会不会成功的标准!
姓名虽是一个人的代号,但中国人对自己的姓名是非常重视的。常言道“不怕生坏命,就怕起错名。”然而,真正了解自己姓名的又有几人?这些汉字对自己合不合适?会给自己以后的命运带来怎样的影响?人有善愿,天必从之。名善则荣,名不善则辱。命名要和姓之意义相赞相扶,理气相投方为大吉。
姓名学是探测命运的方法之一,因此,姓名也往往代表一个人的命数。命名一定要慎重,要想知道如何起一个美好又朗朗上口的好名字,来配合人命运格,欢迎来到众赏国学馆周易五行《姓名学》国学讲座,了解起名文化和名字中的丰富内涵,学会姓名中的吉凶判断。
众赏国学馆温馨提示:
取名改名是一门学问,看似简单,就一两个字的事,却深含讲究,因此不可随性而为,而且属相起名宜忌,只是起名字要考虑的一个方面,还要结合生辰八字、易理、数理、三才配置等十几方面,最好找专业的老师来取名改名,避开取名误区,既要叫起来音韵协调,朗朗上口,也要书写方便,寓意吉祥。同时,更应该结合易经、姓名学原理,与人的命理相符,方可取得吉祥如意的美名,伴随您幸福生活,好姓名好人生!
成也名字,败也名字。12月4日-5日,欢迎走进国学馆传统文化《姓名学》讲座,看看到底你的人生成败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