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跳楼卧轨接连发生,是什么让孩子脆弱不堪?
日本假期十连休结束后,5月6日、7日,日本多地接连发生学生跳楼卧轨,警方报告称为疑似自杀。据日本媒体调查发现,这些疑似自杀的学生在长假放假前遭遇长期校园欺凌,面对长假结束后继续被欺凌的状况产生恐惧心理,故而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日本教育及心理专家指出,各类假期结束后都是学生自杀增多的时间段,老师和家长都应该对此引起反思和关注,校园教育、家庭教育都应该被重视。
关于校园霸凌
校园霸凌,日本文科省给出的定义是:该学生(儿童)由于遭受来自具有一定人际关系交往的人,从心理方面以及物理方面的攻击,使得精神上感受到痛苦的事件。
一直以来,霸凌事件都是日本一个很大很常见的校园问题,甚至于蔓延在日本社会的各个角落。霸凌欺凌的施害者通过殴打、无视、辱骂、嘲笑以及威胁等方式对受害者进行故意伤害,遭遇到霸凌的同学会渐渐封闭内心,不容易相信他人,对社会抱有恨意,造成一生不可磨灭的伤害,重则选择自杀。
而在日剧及电影中,也都有不少作品反应校园霸凌,《人间失格:假如我死的话》、《人生(LIFE)》、《关于莉莉周的一切》、《告白》,我们经常能看的一句日语台词“生まれて、すみません”,中文意思是:“生而为人我很抱歉”,就是出自于《关于莉莉周的一切》。
为什么校园霸凌在日本如此严重呢?
虽然现在校园霸凌在世界各地都是一个大问题,但都没有像日本这样如此严重的。
各个民族都有排他性,保守的日本有时不止排挤外国人,连自己国家的人都会排挤。日本讲究集体性一致性,孩子在社会校园里生存耳濡目染成年人的做法,对于和自己不一样的同学进行身体,语言上的欺负,比如混血,面貌身体上的缺陷,平穷等都是施害者的理由借口。
日本的欺凌,由四类人构成——被欺凌的人、实施欺凌的人、在旁鼓掌的人、不关心的旁观者,这四类当中可能还会互相转换。可能就是日本的迫切的想要融入集体的社会性导致日本学园霸凌越发的严重,就像是雪崩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没有人指责这是错误的,这个错误就会代代相传,这个错误总有一天会通过蝴蝶效应关联到我们每一个人。
关于中日两国教育差异
现代日本从2002年开始实施“宽松教育”,这一举措是否会导致学生的学习能力低下?这种危机感通过媒体的渲染扩散到了全社会。“宽松教育”原本主张不仅仅考量学生的测试水平,应该基于亲身体验,掌握更加生动灵活的学习能力这一方向转换,由于“学习能力低下论”的曝光,就结果来讲,学校引导着学生走向了一条偏向更为严苛的应试学习之路。
2011年的“脱离宽松教育”的路线更为明确。就这样,由于偏重应试学习的教育,孩子们有着大量的作业,并且还被迫参加补习班,连放学后的时间也被剥夺了,失去了可以“缓口气的场所”。
另一方面,中国也很重视学生的学习能力,从某种角度上说,中国学生的学业负担远远超过了日本的孩子。在中国,学生们对于学业有着很高的积极性以及有着极强的竞争意识,这种现象是在“高考”制度和“独生子女政策” 的背景下形成的。
在中国,以“高考”为目标,其中设置了一连串的测验,“中考”、“小升初考试”等,在这个教育体制下,孩子们从小学1年级开始的12年间,一刻不停持续着竞争,这被成为“应试教育”。
由于学业占据了孩子们大半的时间以及精力,可能根本没有“闲情逸趣”搞欺凌事件。也可以说过重的学业负担对于欺凌事件来说具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不过近年来依然有着考试优先的倾向。在临近初中、高中期末考试期间,似乎就连体育课也被取消,被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替换的情况屡见不鲜。当过大的压力没有地方宣泄的时候,将矛头指向他人做出欺凌行为的可能性将会大大提高吧。因此,“应试教育”一方面可以抑制欺凌事件,另一方面,它也可能是孕育欺凌的温床。
“独生子女政策”时代下出生的一代人,集中了家族中最无微不至的关心,很大程度上被保护了起来。由于父母的过分保护,使得孩子在缺乏自立性、同情心的环境下出生并成长,他们成为加害者、观众・旁观者的可能性或许很高。
与此同时,中国也逐步重视国学教育和品格养正,2017年初,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要求在各个教育阶段贯彻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幼儿、中小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并积极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
孩子的心智,亦是教育的缩影,我们需要父母的言传身教,需要课堂知识的获取,更需要的是一个人的品格教育。学会去观察、感受、理解、思考生命中的一切,通过汲取先哲的智慧,进而成为个人的意识转化,再则完整内心的历练和养成,获得坚毅而不屈的品性,接纳而开放的心灵。学习国学,更为了让孩子一生平安。
介绍:众赏国学馆“学圣堂”少儿国学教育,取义于“学习圣贤智慧,堂堂正正做人”,秉持“少年强则国强”这一理论推出符合青少年儿童成长规律的少儿国学教育,以传统文化精粹为核心,以培本固源为主旨,引导孩子从小形成正确的核心价值观,以国学智慧启迪孩子的思维,教化孩子的言行,辅助家庭教育构建孩子健康、完善的人格,为国家和民族培养栋梁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