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成功从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厚积薄发!
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立业不读曾国藩,阅尽诗书也枉然。
曾国藩被称为“中国古代之最后一人,中国近代之第一人”,他之所以被那么多人推崇,就是因为他用自己的实践向大家证明了:一个资质平庸的人,可以经过不断地陶冶,不断地自我完善,成为大才,成为天下之英豪。
在《曾国藩家书》的修身篇和劝学篇里,曾国藩记录了自己在“为人处事”上恪守了终身的诸多信条,和与小辈们谈论“为学之道”时多次较为重要的箴言。
在个人修身方面,曾国藩强调高度自律、极为克制的自我约束理念,如“息心忍耐”、“力除牢骚”、“不苟不懈”、“虚心请教”、“谨慎为主”、“自立自强”、“时刻悔悟”等;
在治学劝学上,曾国藩切合自身经历,向亲友们传授了自己的读经史、习字、作文等方法,和对于求学、阅书、拜师等方面的看法,所有这些思考,也是他在浮沉起落的人生命运中得以安身立命的根本。
如果以人为镜,将这些对于今天仍具有借鉴意义的主题一一整理标记出来,我们会从诸多信条中发现,曾国藩的成功,不是一朝一夕的,是他经过长期的准备而厚积薄发的结果。
实际上,古今中外任何伟大的功业,都不是一蹴而就。
大家熟知的“芒果台一哥”汪涵,给观众最深刻的印象就是博学多识,通晓古今,在节目中经常各种典故张口即来,简直就是一部行走的百科全书。
而他的临场反应和危急救场更是被网友吹爆。最经典的救场莫过于2015年《我是歌手3》总决赛,参赛歌手孙楠突然退赛,汪涵临危不乱,用三分钟的救场为节目组赢得了调整时间,而这三分钟也被誉堪可写进播音主持教科书。
前段时间,汪涵在一档综艺节目中自曝“神口才”背后的秘密,说出自己在台上之所以能“舌灿莲花”、反应迅速,其实靠的更多的是舞台下的努力。
汪涵说自己是个背地里非常努力的人,他的一番话告诉我们,任何成功没有捷径,也不存什么天才,更不是只凭运,而是长期偷偷地不断地努力,努力,再努力。
从20多岁开始,汪涵就在自我训练上展现了惊人自制力,拒绝娱乐休闲活动,躲在家里用别人玩乐的时间用功看书,不断的阅读,经常从夜里九点看到早上七点钟。
他还把书中自己认为最好的句子,或者最感动他的一些思想,反复在内心咀嚼,有时候还会对着镜头重复的说这些东西,目的就是让自己在表达的时候变得更加自然。
除此之外,他还会临时写很多即兴演讲的题目,然后自己随意抽,抽到哪个题目,就用三分钟时间准备,然后开始一场五分钟的即兴演讲。
这种练习方式一坚持就是20多年,也难怪他为何能在节目里引经据典,出口成章,妙语连珠了。
鲁迅先生曾说过,哪有什么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工夫用在了工作上罢了;而汪涵也自认不是天才,他只是将别人娱乐的时间全部花在阅读、思考和口才训练上罢了;曾国藩亦不是天才,他只不过是比别人更加努力用功罢了。
其实,在我们的身边也有这样的例子。众赏国际董事长、国学妈妈创始人李浩源老师,10年专注教育事业,坚持每天7点早读,将好的句子或思想记下来,并通过自己的理解,转化为自己的思想。
正因为这样日积月累,浩源老师才练就了如今独树一帜的舞台风格与魅力。国学馆创办至今,他更是以实际行动影响和感染了身边的企业家老板,每天早上7点来到国学馆,跟随他一起学习成长。
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但成功绝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努力,需要汗水,需要坚持,需要把握,甚至需要去创造机遇……只有付出才有回报,只有拼搏才会成功!